脉诊在中医中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中医是主要的诊断手段之一,中医脉象各具特色的伤寒论二,中医将根据脉象对疾病进行诊断,脉象即脉象,是古代医家根据脉象的图像描述而定义的,而这种脉象描述既是脉名又是脉象,这种对传统脉学的形象化描述,形成了中医脉象的定性标准。
1、 脉象仪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脉象仪器直接绘制的滑脉的脉波图也大相径庭。由于血管弹性好,回缩速度快,血流通畅,心前波与主波重合,与心前波形成双峰波,主波宽度接近平脉,下降中峡接近基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四肢的血管扩张和动脉顺应性的轻微增加,因此常见于青壮年。生理性滑脉的形成伴随着心输出量的增加和外周总阻力的降低。在弦脉冲的情况下,主动脉压力增加的持续时间延长,主波缓慢下降。当主波减弱时,预拍波出现较早,这使得主波的总宽度不同于平脉冲的总宽度。宽主波对应长指感,其形成主要与外周总阻力、心输出量和动脉顺应性有关。
2、 中医诊断学常见 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1浮脉冲脉象特点:轻拿轻放,再按一次减少;有余,不足。临床意义:表里兼证。2申麦脉象特点:对不该做的事掉以轻心,再按就能得到;做的不够,可以多做。临床意义:内证常见于腹泻、水肿、呕吐、气滞等。3晚脉脉象特点:脉缓,一口气少于4比0。临床意义:治寒证,亦治里热证。4脉搏计数脉象特点:脉搏快,一口气5-6次。临床意义:兼治热证和虚证。5洪迈脉象特点:脉形宽而满指,会盛会衰。
6脉脉象特点:脉细如线,应明显,按无止境。临床意义:治气血两虚,各种虚劳;主湿侵。7微脉冲脉象特点:很细很软,压到心脏,若有若无。临床意义:主气血亏虚,阳气虚弱。8散脉脉象特点: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其消。临床意义:元气消散,脏腑衰竭。9虚脉脉象特点:提之为弱,应指柔,是一切弱脉的总称。临床意义:主体虚。10实脉脉象特点:应该是指幅度,提压自然,是所有强力脉冲的总称。
3、 脉象仪的 脉象仪推动 脉象图形的发展和认识脉象即脉象,是古代医家根据脉象的图像描述而定义的,而这种脉象描述既是脉名又是脉象。《内经》对脉象的描述就是这样,一直传承到后世。这种对传统脉学的形象化描述,形成了中医 脉象的定性标准。但是脉象在文字上的这种描述比较抽象,初学者凭个人经验掌握起来难度很大。虽然历代医家在传统脉学的形象描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医脉学的发展、普及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至今仍缺乏客观的量化塑造指标和规范。
4、 中医脉诊不传之秘:正常 脉象的基本特征,没想到原来这么复杂